確診白斑是不是白癜風都要做什么檢查
皮膚上冒出一塊顏色淺一點的斑,是不是白癜風?只靠肉眼容易搞錯臨床先讓有經驗的大夫做視診,再用伍德燈做熒光成像,“亮白”或“瓷白”就提示色素脫失較多;隨后采血查自身抗體排除甲狀腺病,貧血等誘因;皮膚CT或三維皮膚鏡能看黑色素細胞還剩多少;必要時一小塊皮膚做活檢,才是最后定論整套流程十分鐘左右,不折騰人。

門診里不少朋友一發現胳膊或臉上出現淡白色斑塊就緊張得不行:“大夫,這是不是白癜風?”確實,單憑肉眼很難把單純色素減退、花斑癬或炎癥后白斑和真正的白癜風區分開。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,今天我就按平時給皮膚病患者看病的思路,把這些檢查項目串成一條線,讓你心里有個數。
第一步,面對面“看一眼”比高科技更關鍵
有經驗的大夫在充足自然光下,先觀察白斑形狀、邊界是否清晰、表面有無鱗屑,再用指腹輕輕摩擦看有沒有發紅或掉屑。白癜風的白斑大多呈乳白色或云白色,邊界比較清楚;而花斑癬通常帶點細碎皮屑,炎癥后白斑邊界常模糊。這一步只需要幾分鐘,卻能篩掉一大半“假白癜風”。
緊接著,我們就會用伍德燈,俗稱“紫外線燈”。燈一開,正常皮膚泛著淡藍白,白癜風損害區域在320-400nm波長下呈現亮藍白或瓷白熒光,色素脫失越多越亮;而貧血痣、無色素痣在燈下不強化。整個過程無痛無創,燈距一臂遠,嬰幼兒也能接受。
第二步,把自己“掃描”一遍,看體內有沒有埋雷
許多人忽略了:白癜風不是只關心皮膚,它還常和甲狀腺炎、糖尿病、貧血等疾病結伴而來。我們會抽2-3毫升靜脈血,做甲狀腺功能全套、抗核抗體、血清鐵蛋白等檢測。結果若提示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,醫生就會在后續方案里提前干預,阻止白斑繼續擴大。
皮膚CT也叫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,采用830nm激光,在活體皮膚里一層層“切片”掃描,能看到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到底凋亡了多少。報告中寫著“基底層色素明顯減少或無色素”,基本就能為診斷加一道保險。此檢查不用切皮膚,檢查完可以馬上洗臉上班,對小孩也友好。
小部分邊界極不清晰、或家里大人有不同意見時,可以考慮做個小活檢:用直徑3-4毫米的鉆孔器取樣,局部縫一兩針,一到兩周拆線。顯微鏡下若能發現基底層黑色素細胞完全消失,就能“一錘定音”。不過多數患者做到皮膚CT就滿足診斷需求了。
第三步,留好“原始照片”,方便后面追蹤療效
所有檢查完成后,我們會把伍德燈照片、皮膚CT截圖、檢驗報告按照時間軸存進檔案。三個月后復查時,同角度再拍一張,黑白對比差異一目了然,也方便患者自己觀察新斑會不會往外竄。很多患者第一次看完就急著問藥,其實“記錄基線”對治療同樣重要。
檢查當天穿著寬松衣服,避免涂抹防曬霜或任何遮蓋類化妝品,以免伍德燈下熒光被遮擋。如果正在口服激素或光敏藥,提前一天停藥,讓結果更真實。
有人擔心放射性,其實伍德燈、皮膚CT都不涉及X光;抽血也就普通生化管,抽完按3-5分鐘即可。所有流程加起來十來分鐘,全在門診診室、操作室完成,不影響回家照顧孩子或上班。
后啰嗦一句:發現白斑不要百度亂治,更不要盲目網購藥水。先系統查清楚,再討論是光療、口服藥還是外擦藥,這才穩妥。有任何不明白的,直接戳頁面上的在線按鈕找本院醫生,把報告單上傳,三兩句話就能幫你捋清下一步。
- 上一篇:臉上有幾塊白斑該做什么檢查 下一篇:返回列表


24小時熱線




導醫臺
走廊
手術室
檢驗科
藥房